当前位置:首页 > 正文
喜讯!罗定2地入列第二批省历史文化游径
发布时间 : 2020-12-14 09:28
来源 : 罗定市委宣传部
浏览次数 : 1192 【字体:
背景颜色:
分享到:

喜讯!罗定2地入列第二批省历史文化游径
 

日前,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二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名单,共有6条省内跨市主题历史文化游径,包含相关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点合计72个。其中,罗定国宝黄公祠、梁家庄园2个点列入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(第二批)——“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历史文化游径”。
 

国宝黄公祠(仲恺农工学校)

据《“华南研学”(云浮)总体规划及主要节点方案设计》,1943年1月,学校以“经费短绌,势难支持”为由,奉当时省政府令准,改名为“广东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”。陈松硕任校长。奉省政府令,迁校于新兴县,在途中,新兴沦陷。师生分避云浮、广西贺县等处。同年10月,学校改迁罗定县松郎乡,借一座大祠堂国宝黄公祠及附近民房为校舍复学。1946年1月,在罗定县松郎乡的仲恺学校师生始返广州原校址复校。
 

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


 

目前,国宝黄公祠保存良好。国宝黄公祠位于罗定市素龙街道松㒼村,建于清同治年间。祠堂坐东北向西南,总面阔23.3米,进深23.6米,地堂深10米,建筑面积550平方米,占地面积783平方米。首进为头门,二进为正厅,两侧带厢房,三间两廊院落布局,为广府风格祠堂建筑。2019年被评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 

梁家庄园(省立文理学院)

1944年4月中原会战爆发后,湖南战况日恶,粤路沿线难久安,省立文理学院七迁清远连县东陂旧址,但来不及收拾行李,战局也越发吃紧,再奉命八迁粤西罗定县榃濮乡复课。1944年5月,时任院长黄希声带领省立文理学院的学者青年迁往罗定县,借罗定县立师范学校(现罗定职业技术学校,旧址在罗定市委党校)校舍上课。经县政府协调,择定罗定榃濮为院址,借用梁家庄园的粮仓、炮楼及部分屋舍办公、教学、住宿,并在离办公地约50米的岗顶平地再搭建三间用竹笪盖的简易课室。1945年,日本宣布投降,省政府迁回广州改组后,改聘罗香林为省立文理学院院长,在罗香林时在广州光孝寺办公,主持学院迁回广州工作,前任院长黄希声在罗定协调学院从榃濮搬迁广州的后续工作。
 

梁家庄园九座屋的正面。罗定市博物馆供图。
 

 
 

梁家庄园粮仓的左侧是晒场,比粮仓高半米,砌石梯通往二层粮仓。曾伟明供图。
 

目前梁家庄园的主体建筑保存良好。梁家庄园,创建于清咸丰年间,历经三代人,至中华民国甲寅年(1914)建成,占地3.6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,共有房屋48座,包括主体生活建筑九座屋,7个粮仓、晒场、炮楼供园内生产之需,栽培育人的书塾。九座屋的门外还有石砌高台地堂2352平方米,高台至河岸是一个6000平方米的家丁训练操场,中间砌有石道直通码头。其规模之大,堪称广东地区中华民国初年建造的最大地主庄园之一,也是西江流域最大的私人庄园。(来源:云浮发布、南方+客户端)

 

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
分享到:
相关文章
版权所有(c) 罗定市文明网 ,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、镜象 网站地图
主办单位: 罗定市文明网  承办单位: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
罗定市文明网 制作和维护   
ICP备案: 粤ICP备09004295号    网站标识码:4453810038    公安备案: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