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正文
罗定: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文化惠民添活力
发布时间 : 2022-10-05 10:42
来源 : 罗定市委宣传部
浏览次数 : 1134 【字体:
背景颜色:
分享到:

罗定: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文化惠民添活力

 

今年以来,罗定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,自觉承担起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的使命任务,以党建工作为引领,通过“三个强抓”推动党建工作与文化服务互促互融,增添文化惠民新活力,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。


强基础,抓阵地


 

积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,开展文化惠民活动。一是打造“粤书吧”类新型阅读空间,注入本地红色文化元素,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,积极开展党史、红色经典读物推介活动和读书分享会,增强党建引领的渗透力和影响力。二是巩固2021年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成果,抓好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,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全市覆盖率达到55%以上。目前,罗定市文化馆已建成分馆15个,服务点45个;图书馆已建成分馆11个,服务点36个。三是以市文化中心为主阵地,充分发挥各镇街文化站的作用,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。市文化馆举办泷州歌进社区吟唱活动,邀请非遗传承人唱泷州歌,推广罗定市非遗文化;举办戏曲进乡村活动,邀请国家一级演员黄俊英老师作为粤剧团的艺术指导,组织粤剧团到全市各镇街乡村进行演出;并利用暑期举办公益培训班70多堂,吸引100多人次参加。


强队伍,抓合力


 

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把提高质量作为第一要务,进一步聚合力量,优化资源,更好地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、服务社会。积极促进罗定市文艺工作者与周边城市的人才融通,深化文艺创作展演的合作交流。同时,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,目前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8项,传承人37人。其中,省级项目6项,省级传承人4名;县级保护项目38项,县级传承人37名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全云浮第一。


强效能,抓服务


 

    一是在精品剧目打造上着力,以长岗坡渡槽、罗定稻米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景点、物产为素材,编创了大型现代粤剧《长岗坡》、大型古装粤剧《金稻传奇》等新剧节目,积极在全市深入开展“送戏下乡”、粤剧进农村等活动。并积极参加省、云浮市组织的各类展演评比活动,多次荣获奖项。二是深入全市21个镇(街)、部分村(社区)、学校,积极推进“齐动手 知科学”主题活动、“以美育人 向美而生”主题讲座等文化惠民工程。三是扎实推进“三馆”免费开放工作,2022年以来,市图书馆、市文化馆、市博物馆共接待借阅、参观、上网、培训群众达 2.8万人次,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,使基层党建品牌工程真正成为服务群众、服务基层、服务社会、服务发展的“民心工程”。(来源:文明罗定、罗定市文广旅体局)

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
分享到:
相关文章
版权所有(c) 罗定市文明网 ,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、镜象 网站地图
主办单位: 罗定市文明网  承办单位: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
罗定市文明网 制作和维护   
ICP备案: 粤ICP备09004295号    网站标识码:4453810038    公安备案: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